基础栅格
基础栅格遵循Semi Design的间距规范,提供4px的最小间距单元。设计师可以使用基础栅格进行微观或局部地区的内容排列。

布局栅格
布局栅格采用主流前端框架普遍使用的列栅格系统。设计师可以使用布局栅格对规划页面整体的内容,功能和信息区块。

- Container 容器:布局栅格的区域/范围(对设计师来说通常是一个Frame)
- Margin 容器内边距:布局栅格与容器的内边距
- Column 列:布局栅格的最小构成单元,每个列的宽度相等
- Gutter 列间距:列与列之间的间隔距离
初始布局栅格
在不同容器下,栅格的具体数值(容器内边距, 列数, 列间距)会因地制宜。Semi Design目前给出四种不同容器下的初始栅格系统,以确保产品在不同尺寸设备上的合理展示。设计师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自定义。
Large - 大尺寸
容器宽度范围在1440px及以上,通常代表大尺寸桌面设备,是平台类产品最常使用的容器。大尺寸容器采用12列,容器内边距为24px,列间距为16px。

对超宽设备下容器的限制
对某些屏幕宽度超长(如21:9超宽显示器) 的设备, 应考虑指定布局栅格最大宽度, 或增加列的数量,以避免布局栅格内容随屏幕宽度无限延伸,导致用户视线失焦。
Medium - 中尺寸
容器宽度范围在1128px及以上,通常代表常规桌面设备(或窗口浏览器)。中尺寸容器采用12列,容器内边距为24px,列间距为8px。

Small - 小尺寸
容器宽度范围在768px及以上,通常代表平板电脑设备。小尺寸容器采用6列,容器内边距为24px,列间距为16px。

Extra-Small - 超小尺寸
容器宽度范围小于768px,通常代表手机设备(移动网页端)。超小尺寸容器采用4列,容器内边距为24px,列间距为16px。

使用布局栅格
页面的空间比例和层次结构都会直接影响用户认知。良好地运用布局栅格,能够让用户愉悦而高效地使用有秩序感的产品。
确认容器
设计师在初步规划产品用户界面时,首先需要考虑页面的整体布局,以便确认布局栅格的容器。例如,若应用是单页基础布局,则应选择整页宽度作为布局栅格容器;而当应用时侧边导航布局时,应选择右侧内容区域作为布局栅格容器。

自定义布局栅格
通常情况下,在设计桌面应用时,建议设计师采用Semi Design提供的初始布局栅格(12列,容器内边距为24px,列间距为16px)。选用12列的原因是因其在相对较小的数字中最容易被整除,保证了设计师切分区块的灵活性,同时又不至于使页面过于琐碎。在特殊情况下,若我们需要设计某些功能繁复的中后台系统,也可以采用16列或24列的自定义布局栅格。

对中后台系统而言,16px的列间距在保证页面空间被高效利用的同时,也可以维持良好的呼吸感,不至于让内容过于紧凑。在特殊情况下,若我们需要设计某些要求更多空间和留白的产品(如门户页),或是区块严丝合缝的产品(如图片墙),也可以在Semi Design的间距规范下,自定义列间距和容器内边距。

组织内容
在确认初始布局栅格之后,设计师可以开始在此基础上划分页面内容区块。内容区块应当横跨固定数量的列,由于跨多列的内容区块在视觉上占据更大比重,因此设计师应考虑用更多数量的列来划分承载重要内容的区块。

嵌套布局栅格
在设计某些内部结构复杂且跨多列的内容区块时,设计师可以在该区块容器下嵌套使用布局栅格,以保证内容区块内部的合理布局。

何时嵌套布局栅格
布局栅格通常用来规划页面整体结构。当我们在设计区块或组件时(如下拉菜单或信息卡),根据信息架构按照Semi Design间距规范进行设计即可,无需嵌套布局栅格——除非其功能复杂,需要展示大量信息,且占据较大页面比重。
打破布局栅格
在特定情况下,我们也可以打破布局栅格设置,来组织页面内容。打破布局栅格可以使元素突出,吸引视觉焦点(比如:全站横幅,或是市场运营类内容);但需要注意对中后台系统而言,过多使用会导致页面凌乱。

布局栅格与响应式设计
布局栅格由于其具备区块划分的规律性,以及使用百分数等分列宽的特点,非常适用于设计响应式布局。目前平台产品大多数服务内部员工,由于其使用的显示设备相对固定,因此我们通常使用1440宽度的容器作为设计基准。若平台产品面向全网用户,我们应充分考虑将设计方案兼容到不同尺寸的设备,以保证使用体验。
平台产品以中后台系统居多,由于其功能和信息展示上的复杂性,通常不适合在未做功能精简的情况下移植到移动设备。初始布局栅格提供了4个宽度基准范围及其对应布局栅格的形态,设计师可根据产品特性(内容审核/BI类数据看板)和面向用户群体(内部员工/全网)来扩展布局栅格在更多宽度范围之间的具体形态。
